古语有云:“非天人之命格,不能安葬。”此语意为,凡人若无天命所归,不得贸然安葬,否则必遭不测。
传说中,天地之初,有神灵掌管生死,凡人生死皆由其定。若有人命数未尽,却遭横死或病故,则魂魄不得安宁,游荡人间,化作厉鬼。倘若此时将其草草埋葬,便会激怒阴界之神,招来天灾人祸。
因此,古人极为重视安葬之礼,认为必须遵循天命行事。安葬前,需请阴阳师卜卦问吉,确定死者命格是否适合安葬。若命格不符,则需等待时机,或另寻吉地安葬。
安葬时也有诸多讲究。墓穴须选在风水宝地,以保证死者魂魄安息。棺木须用上等木材制作,以防止腐朽。随葬品亦不可马虎,应根据死者生前喜好和身份地位准备,以慰其在天之灵。
若一切皆妥当,则死者方可安然归土。否则,轻则墓地荒芜,后人运势不济;重则阴魂作祟,祸及子孙。
“非天人之命格,不能安葬”这一古训,反映了古人对生死轮回的敬畏和对天道的遵从。虽时过境迁,但其中蕴含的智慧与传统依旧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。
“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”出自《庄子·秋水》,是一句寓意深刻的哲理名言。它揭示了天和人的辩证关系,包涵着重要的思想内涵。
“天”在古代中国思想中,常被视为自然界和宇宙秩序的代称,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力量。而“人”则代表着人类个体,是有血有肉、有思想感情的群体。“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”的意思就是,天和人并不是截然分开的,而是相互依存、相互作用的整体。
一方面,“天非人”表明天不是人创造的,它自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秩序。天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运行,不受人类意志的左右。另一方面,“人非天”说明人也不是天的附庸,人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。人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,可以把握和改造自然,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。
天和人的相互依存,体现在人对天的依赖和天对人的影响。人生活在天地之间,受制于天气的变化和自然规律的制约,人是渺小的。人又是积极主动的,人可以通过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,来满足自己的需要。人与天的互动,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。
“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”强调的是一种平衡和协调。既承认天的强大和不可抗拒,也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。它启示我们,在面对自然和自身时,既要敬畏自然,也要积极作为,在顺应天意的同时,也要发挥自身的潜力,于天地之间寻求和实现和谐共生。
《资治通鉴》
天非人不因,人非天不成。此语出自《资治通鉴》中的《隋纪·帝纪一·文帝下》,为北周宣帝宇文赟所言。意为:皇权的稳固离不开民意,而民意的支持也需要皇权的保障。
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,励精图治,开创了北周的鼎盛时期。但武帝驾崩后,他的儿子宣帝宇文赟即位,昏庸无道,残暴不仁。在位仅两年便去世,北周江山也随之覆灭。
周宣帝在临终前感悟颇深,他明白自己败亡的原因正是失去了民心。因此,他留下了这句肺腑之言,告诫后世统治者,民心是立国之本,只有顺应民意,才能长治久安。
反观中国历史,无数王朝的兴衰都验证了这一道理。秦朝暴政横征暴敛,激起民愤,最终二世而亡。汉高祖刘邦以仁义号召天下,赢得民心,才得以建立汉朝。唐太宗虚心纳谏,民心归附,开创了贞观之治。而明末崇祯帝昏庸无能,激起农民起义,最终导致明朝灭亡。
因此,天非人不因,人非天不成,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政治哲理。统治者若能顺应民意,则国运昌隆;若背离民心,则国将不国。民心所向,国运所归。
“非命之人不可取”出自古籍《阴符经》,意指那些命中注定不得善终之人,不可与之结交或合作。其深层含义包含以下几点:
福祸相依,趋吉避凶:
世事无常,福祸难料。非命之人往往运势不佳,容易招惹灾祸。与其结交,轻则损及自身利益,重则危及自身性命。因此,趋吉避凶,远离非命之人,才能确保平安顺遂。
气运相染,祸福相牵:
人与人之间气运相通,祸福相牵。非命之人的负能量会影响与之接触之人,使其陷入霉运或厄境。与其结交,不仅有害自身,更有可能殃及亲友。
德行相异,正邪不容:
非命之人往往德行有亏,行事乖张。与之结交,无异于与虎谋皮,不仅助纣为虐,更会蒙受因果。正道之人应与德行高洁者为伍,方能匡扶正气,积福成德。
忠言逆耳,祸从口出:
非命之人心中多有怨气,难以容忍他人意见。与其结交,若直言相劝,轻则招惹厌恶,重则引火烧身。与其与之纠缠,不如敬而远之,以免祸从口出。
“非命之人不可取”告诫我们,在人际交往中要谨慎甄别,远离那些命中注定不得善终之人。趋吉避凶,结交德行高尚者,方能福运绵延,平安顺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