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残者,命数奇,天将残疾伴一生。五行失衡,阴阳逆,孤星入命,煞气侵。
金木水火土,相生相克,平衡方安。身残者,五行缺失或过旺,失衡之状显而易见。金弱者,肺脏受损,呼吸艰难;木弱者,肝胆失调,郁结难解;水弱者,肾水亏虚,精力不济;火弱者,心气不足,体虚气短;土弱者,脾胃虚弱,消化不良。
阴阳失衡,亦是身残之因。阳盛阴衰,暴躁易怒,气血上逆;阴盛阳衰,畏寒怕冷,气血不足。孤星入命,主孤寡无依,性情孤僻,难以融入社会。煞气侵身,主疾病缠身,灾祸不断,难以安宁。
身残者,虽命运坎坷,却也自有其坚强之处。他们不屈服于命运,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。他们用残缺的身体,书写出精彩的人生。他们用自己的故事,诠释了生命的意义。
身残者,当珍惜生命,乐观向上。命运虽不可改变,但态度却可以掌控。用坚强的意志,去面对生活的挑战。用感恩之心,去回报社会给予的关爱。用残缺的身体,去创造生命的奇迹。
身残志不残,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,说明只要有坚定的意志,即使身有残疾,也能取得成功。在古人看来,身残却是一种不吉利、不祥之兆,被称为“天残之身”。
“天残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易经》中,是指先天性的残疾。古人认为,残疾是由上天神罚造成的,是上天对人的一种惩处。因此,身有残疾的人被认为是“天残之身”,是上天遗弃之人。
在封建社会,天残之身的观念根深蒂固。残疾人在社会中受到歧视和排挤,被视为不祥之人。他们不能参加科举考试,不能担任官职,甚至不能与正常人通婚。这种观念造成了残疾人巨大的心理负担,让他们自卑、自闭,难以融入社会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对天残之身的认识逐渐发生了改变。近代以来,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人们逐渐认识到残疾并非天罚,而是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。残疾人不应该受到歧视,而是应该得到帮助和关爱。
如今,在我国,残疾人享有法律保障,他们可以在教育、就业、医疗等方面享受同等权利。越来越多残疾人克服困难,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卓越成就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天残之身并不能阻挡他们追求梦想。
古人所说的“天残之身”,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。在现代社会,残疾不再是耻辱的象征,而是需要我们尊重和帮助的对象。我们要消除歧视,营造一个包容、平等、友善的社会,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,享受幸福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