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景仁(1749-1789年),字仲则,号鹿洲,清代著名诗人。
黄景仁出生于江苏宜兴,家境贫寒。自幼聪慧过人,博览群书,尤擅诗词。早年曾寓居扬州,与袁枚、赵翼等诗人交往。后客居北京,以卖文为生。
黄景仁诗风沉郁悲凉,以抒发个人的失意愤懑为主。其诗语言清丽,感情真挚感人,在清代诗坛别具一格。代表作有《绮怀》、《塞上行》、《春思》等。其中《绮怀》是一组组诗,共五首,描写诗人失恋后的痛苦与绝望,感人至深。
黄景仁一生坎坷,仕途不顺,生活穷困潦倒,41岁便郁郁而终。但他留下的诗篇却流传后世,成为清代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黄景仁,清朝乾隆时期著名诗人,字汉镛,号鹿洲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举乡试第一,赴京会试落第,此后虽屡次南归北上,但始终未能考中进士。在社会底层漂泊潦倒,穷困一生。
黄景仁诗作以七言绝句见长,语言精炼,情感真挚,在清代诗坛享有盛名。其代表作《绮怀》一诗,仅20字,却情意绵绵,哀婉动人,感动了无数读者。
黄景仁的诗歌风格清丽幽雅,善于抒发自身不幸的遭遇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。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悲愤、对命运的抗争,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
黄景仁一生坎坷,但其诗歌却流传后世,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珍贵财富。他被后人誉为“钱塘第一才子”,是清代诗坛不可忽视的一位代表人物。
黄景仁(1749—1783年),清代著名诗人,字汉镛,一字子云,号鹿洲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
黄景仁诗才早露,八岁能赋诗,少年时与袁枚、赵翼齐名,号称“袁黄赵”。其诗清丽婉约,沉郁顿挫,善于表现世态人情和个人幽愤。代表作有《别老母》《绮怀十三首》等。其中,《绮怀十三首》反映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悲凉生活和孤独寂寞的心境,被称为“铁板诗”。
黄景仁的诗风受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影响,兼具温庭筠的香艳和杜牧的悲壮,形成了独特的“景仁体”。其诗语言清丽典雅,意象丰富多彩,情调凄婉哀怨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命运不济的感慨。
黄景仁一生坎坷,曾多次落第,仕途不顺,晚年穷困潦倒,以卖字为生。35岁病逝于北京,清贫一生,身后仅留下《鹿洲山人诗集》。
黄景仁的诗歌在清代影响深远,被誉为“清代第一悲诗人”。其诗风“艳而能壮,华而能实,哀而能激”,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